俗话说得好,“春江水暖鸭先知”,如今人民银行数字货币DCEP试点封测已经过去小半年时间了,鸭掌都快熟了,却还没闻出DCEP是什么味道。
不过这没什么关系,这个系列的文章会对数字货币这场“全面战争”进行剖析,会将其剖析得非常透彻,会把它剥皮剔骨 。
一、DCEP是什么
中国央行即将发行的主权数字货币是DCEP ,DCEP英文全称是“ ” ,其中文意思是“数字货币/电子支付” ,它由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、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提出 ,从性质上看 ,DCEP定位与人民币相同 ,只是采用数字货币的形式 。
值得一提的是,2014年央行就已开始对数字货币展开研究。到了2017年,央行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所。直至2019年10月28日,中国央行正式提出数字货币DCEP 。
在“2019外滩金融峰会”上,该峰会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等机构举办,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在会上称,我国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DCEP,是基于区块链技术推出的,是全新的加密电子货币体系。
二、数字货币VS货币数字化
什么是DCEP,中国DCEP推出有何意义,此举在历史进程中处于什么阶段,在国际格局中处于什么地位?
在北京的70000个宏观分析师开始关注宏观大势之前,我先问一个用于暖场的微观问题:您在此时此地,能否在身边轻易找到一张纸币?
相信大家暂时不用准备份子钱,也不用准备压岁钱okx,对于这个问题,答案应该都是“当然不能”。
中国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世界范围内堪称佼佼者,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例,其支付便捷且有衍生服务,似乎把我们这些消费者宠坏了,我们没时间去区分那些复杂的概念。
对啊,我已经好几个月没用现金了,这不就是我的钱数字化了嘛,那还要数字货币干啥,相信大家小小的脑袋里都会充满这样大大的疑惑,那么数字货币和货币数字化是一个概念吗?
我想,答案可以说是:Yes and No。
的确,当今商业银行里的存款属于数字存款,能够借助信用卡、借记卡以及移动支付应用程序来进行电子方式的转移,然而,这种数字货币形式是商业银行的债务,私人银行必须留存准备金和存款,所以这与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存在很大差别。
与此同时,只要是商业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,就存在破产风险,那么是否有一种不用担心破产风险的数字货币呢?嘿,还真有——CBDC 。
三、什么是中央银行数字货币(CBDC)?
CBDC是政府的债务,如同如今的现金,这表明中央银行要对其进行完全偿付。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即CBDC,或者说是国家数字货币,它只是一国法定货币的数字形式,比如中国的DCEP就是CBDC的一种。
中央银行不进行纸钞印刷和硬币铸造,而是发行电子代币,电子代币的价值源于政府的充分信用以及信贷支持。世界如同古代战场,CBDC如同金戈、铁马、硬弩、犀甲,世界各国围绕CBDC展开了各具特色的探索与实践,纷纷揭竿而起,形成群雄割据之势,犹如一场全面战争。
四、全面战争
2020年4月中国试行国家数字货币,欧洲央行召集了一个由主要经济体组成的工作组,该工作组负责协调数字货币的研发工作欧易交易所,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表示正处于研究数字美元的早期阶段。
各国国内支付系统现代化在推动,抢占跨境贸易和汇款的全球支付基础设施高地颇具诱惑,全球各国正在探讨发行数字货币的好处与风险。绝大多数国家仍处于研究早期阶段,中国央行已表示,中国是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国家,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发行一种数字货币 。
我在进行调查研究时,发现了一份研究统计数据,这份数据来自哈佛大学,它追踪了世界主要国家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即CBDC的进度情况。
于是我借助这一份数据进行了如下的数据可视化,其中涵盖三方面信息,一是全球主要国家发展数据货币的阶段概况,二是处在各阶段的国家的数量,三是各国发展数字货币时所使用的技术。
各个国家在数字货币进程中所处阶段不一样,鉴于当前没有国家正式发行CBDC,哈佛大学的研究者们把世界主要国家的探索主要划分成以下5个阶段:
研究方面:成立项目组来探索CBDC的用例。影响和可行性开发方面:在受控环境中启动CBDC的技术构建。早期测试试点方面:在参与者人数有限的实际环境中启动CBDC的小规模测试。不活跃方面:未探索CBDC。已取消方面:已取消CBDC计划。
五、世界各国主要情况、涉及技术
如上图所示,全球大部分国家仍处于研究阶段,有21个国家处于此阶段,而中国处于全球领先阵营,是10个已开始试点的国家和地区之一,处于这一阵营的其他国家包括瑞典、新加坡、韩国、乌克兰等 。
令人感到意外的是,漂亮国在数字货币进程中的谨慎程度让人十分惊讶,美利坚作为科技大国、金融大国,仍然处于初期的研究阶段,至于具体的情况以及原因,会在之后的研究分析中进行介绍。
各个国家的数字货币技术路径都有各自的特色,汇总起来涵盖九大类技术,当中涉及范围最广、被使用次数最多的前三类技术分别是:分布式分类账本技术(DLT),区块链技术(),集中式移动支付( )。特别是前两者,会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之前很热门的币圈——加密货币。
数字货币和加密货币存在交集,数字货币能够如同加密货币那般由私人机构发行,以集中的联盟链形式运行,也就是由单个机构(并非政府)进行发布与监管,像Libra便是如此,或者能像比特币一样置于去中心化的公链上,当下,有大约3000种私人发行的数字货币,其总市值超过2500亿美元。其中,比特币市值为1700亿美元,以太坊市值为200亿美元,瑞波币市值为130亿美元,这三种货币是三个最大的市场。
因为底层技术的原因,像比特币这类的分散数字货币常常被称作加密货币 ,它们一般使用分布式分类帐 ,这表明在没有中央权限的情形下 ,许多设备都维护着独立的交易活动记录 ,并且使用共识模型来判定哪个副本是正确的 ,加密货币还运用多种算法和加密技术来保障其安全性 。数字货币充分吸收了加密货币的这种技术特性,各国在发展 CBDC 时,都充分借鉴了 DLT 的技术内核,也充分借鉴了区块链的技术内核。
到这里为止,我们大概了解了:
然而仅仅知道了这些,还远远算不上了解了战争的全貌。既然是战争,那必然会有对手。下一篇文章将会介绍DCEP最大的“对手”,即发轫于的Libra天秤币。
这个系列研究的初衷是,期望凭借自身在微信支付方面的职业认知,利用业余时间去探索,从而驱散战争迷雾,幸运的是能够形成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洞见。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