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央行推出 DCEP 数字货币试运行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

qer1232025-05-19 08:03:466

中国央行推出了DCEP数字货币,开始在深圳、苏州、成都等城市进行试运行,这对于提高货币流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,对于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,对于打击非法交易具有重要意义。但央行数字货币发行仍面临诸多问题,在信息技术方面存在一定风险和挑战,在货币安全方面存在一定风险和挑战,在法律法规方面存在一定风险和挑战,在货币流通方面存在一定风险和挑战。因此,央行应当加大对数字货币技术的研发投入,完善数字货币的金融制度,优化数字货币的流通环境,以此来应对数字货币发行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挑战。

【关键词】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,大数据,风险 【中图分类号】F822 【文献标识码】A

近年来比特币、区块链等成为科技圈与金融圈关注的主题,它们逐渐被社会大众和互联网企业认同并接受,不过这同时给国家主权货币带来了新挑战,为避免私人数字货币引发不确定影响,许多国家开始研究央行数字货币,还推行央行数字货币,像加拿大央行的项目、日本央行的项目等 。中国央行推出了DCEP数字货币,DCEP数字货币开始在深圳进行试运行,DCEP数字货币开始在苏州进行试运行欧意交易所,DCEP数字货币开始在成都等城市进行试运行,这意味着中国数字货币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。

央行数字货币发行的必要性分析

数字货币是数字时代的产物。货币是衡量价值大小的重要媒介,也是实现商品流动的重要媒介,然而货币并非一成不变,它常常会随着经济发展以及生产力进步而不断变化,例如,在早期社会中,人们多把贝壳当作货币,人们也多把金银币当作货币,人们还多把铜币当作货币;随着工商业的发展,人类进入了一般等价物的代币阶段,飞钱逐渐出现,成为货币,银票也逐渐出现,成为货币;到工业化时代,人类进入信用货币阶段,硬币成为货币的主要形式,纸币成为货币的主要形式,电子货币成为货币的主要形式。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之下,人类迈入了数字货币阶段,伴随区块链技术不断发展,私人数字货币比特币问世了,它借助加密算法以及分布式记账的方式,保障了数字货币的安全,进而促使货币演变成信用债券记账符号。在这种情形下,许多国家的央行着手推行央行数字货币,其目的是通过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来应对私人数字货币的挑战,进而更好地巩固主权货币的地位 。所以,央行数字货币并非央行的一时冲动行为,而是契合货币发展演变规律的理性抉择 。

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具有重要意义。首先,央行数字货币可降低货币流通成本。纸币生产及工艺流程繁杂,生产成本通常较高。而且纸币流通次数有限,流通成本较高 。央行数字货币的流通成本几乎为零,央行建构数字货币运行体系和管理机制后,就能以几乎无成本的方式发行数字货币,且基本不会出现破损、遗失等情况。第二,央行数字货币可提高货币政策精准性,央行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发挥货币的逆周期调节功能,以此化解周期性波动或突发事件对经济的冲击。但在货币政策执行时货币流向常常难以掌控,支持实体经济的货币有可能流向房地产市场或者资本市场,进而产生脱实入虚的资产泡沫问题,央行数字货币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。第三,央行数字货币可以提升政府对货币流通的追踪以及监测能力,有效治理走私、逃税、洗钱等非法交易,减少以现金为目标的行窃、抢劫等犯罪行为的出现。

央行数字货币所面临的风险挑战

央行数字货币以互联网技术、区块链技术等为基础,货币发行、流通和回笼等依赖分布式记账技术,这些技术处于早期发展阶段,存在技术标准不统一、技术可扩展性差等问题,需经大规模实践应用才能确保技术安全性,存在技术安全性风险 。央行数字货币以分布式账本技术记录每笔交易,系统要对每笔交易全面计算和存储,这必然降低其交易效率,特别是在“双十”等期间,同一时间天量线上交易要求数字货币系统具备每秒10万笔数据交易处理能力,这无疑对央行数字货币提出较高技术要求。从交易安全方面来看,央行数字货币解决了账本篡改的问题,也解决了可逆等问题,然而它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个人信息安全性问题,要是用户的私钥遭到黑客攻击,那么就可能会出现财产损失问题。

现有法律体系针对的是传统货币,没有把央行数字货币纳入法律规制范围,这带来了法律监管风险,使得央行数字货币在发行、使用、流通以及监管方面存在法律空白。尽管支付宝、微信钱包等已广泛普及,然而央行数字货币在推广和普及过程中,或许会遭遇一些质疑,比如消费者更愿意使用传统货币,进而影响央行数字货币的法偿性权威。此外,对央行数字货币的监管面临诸多新挑战。比如,在监管传统货币时,银行发现假币能立即收缴并造册登记。然而,数字货币不以实物形式存在。其造假方式与传统货币不同。其监管方式也与传统货币不同。央行数字货币所有人若遭遇黑客盗取或系统故障,遭受的损失会远超传统货币。

货币流通存在风险。央行数字货币的流通和互联网基础设施紧密相关,央行数字货币的流通还和电信运营商等密切相关,这有可能颠覆“央行 - 商业银行”的传统金融模式,会给央行数字货币流通带来新的挑战。智能手机在国内已普遍推广,然而仍有不少中老年人、儿童等不懂得运用智能手机进行上网;部分贫困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欠佳,智能终端的普及程度较低,这同样对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广普及造成影响。在央行数字货币的使用过程中,公众必须学习数字货币的保管技术,避免私钥丢失以及数字货币被盗等情况发生,这也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产生影响。此外,在现有的金融体系当中,中央银行是“银行的银行”,它主要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,负责商业银行的监管等宏观问题,它并不介入具体的金融业务运作,但是,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广,会让存款从商业银行转移到央行,这可能会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。

央行数字货币风险挑战的应对

加强央行数字货币技术研发的力度。由于信息技术迭代速度较快,央行要对信息系统架构开展顶层设计,强化对区块链、数字加密等技术的研究。一方面,加大分布式账本技术的研发力度,提升央行数字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,把分层混合技术、第三方支付系统架构等融入央行数字货币。另一方面,提高数字货币系统的安全性。央行数字货币涉及通讯安全、数据安全、交易安全等多个方面,若某个环节出现系统安全问题,会给央行数字货币流通带来较大挑战。所以要以分布式账本技术为基础,建立稳定、安全的加密算法体系,保障央行数字货币的安全性。还要以循序渐进的技术路线推动央行数字货币发展,持续提高央行数字货币的可扩展性。随着量子计算时代来临,央行数字货币安全问题渐渐显现,此时需大力研究量子密码通信技术、量子密钥分发技术等,制定国产抗量子密码标准,开展抗量子密码测试工作okx,以解决量子计算时代可能出现的数字货币安全问题。

完善央行数字货币的金融制度,立法部门特别是央行要大力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的立法工作,完善数字货币的技术标准以及政策法规等,首先要加强数字货币立法,为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提供制度支持,为其流通提供制度支持,为其使用提供制度支持,为其监管提供制度支持。立法部门应依据数字货币发展现状,尽快制订并颁布《数字货币法》,明晰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机构、法律地位、所有权转移、法偿性等内容,借由法律法规确立央行数字货币的法定货币地位。其次,要对现有货币相关法律法规予以修订、调整与完善,提升法律法规的配套性及可操作性。最后,需健全央行数字货币监管机制。央行数字货币的存在形态是虚拟的,和传统货币不一样,这给央行数字货币监管工作带来了新挑战。所以,要建立央行数字货币监管机制,用来有效应对央行数字货币流通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和挑战。成立央行数字货币流通监管部门,运用大数据手段监测央行数字货币的流通情况,对其进行分析,做出评价,及时发现央行数字货币流通中的风险挑战,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。

优化央行数字货币的流通环境。首先,要为数字货币的推广给予充足的政策以及财政保障。举例来说,可以设立由央行牵头、多个部门参与的数字货币领导小组。该领导小组能够为央行数字货币的大规模流通提供技术支持。同时,也能提供制度支持。再如,可以用税收减免的办法鼓励企业运用央行数字货币开展业务结算,以此推动央行数字货币在现金交易里的应用,还要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,改善落后地区以及边远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,从而为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撑。其二,要加大对央行数字货币知识的宣传,利用电视、广播、自媒体等途径,向公众宣传数字货币的使用知识,宣传风险防范知识,以此提高公众对央行数字货币的认识,提高公众对央行数字货币的理解。广泛使用央行数字货币或许会对商业银行吸收存款产生影响,所以在央行数字货币的使用过程中,还需要解决商业银行和央行之间的存款竞争问题,举例来说,可以建立数字钱包与用户银行账户相互绑定的机制,以此化解央行数字货币给商业银行及信用创造带来的负面影响。

(作者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与反恐怖学院博士研究生)

【注:本文是公安部重点项目“国家安全渗透问题防控研究”(项目编号:)的阶段性成果】

【参考文献】

宾建成、雷迪凯所著,名为《数字货币发行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》,发表于《湖湘论坛》2017年第3期 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chuangkn.com/?id=2193

数字货币是货币

阅读更多

网友评论